近日,在一场备受瞩目的海上军事演练中,歼-35与歼-15T组成的飞行编队惊艳亮相,这一历史性的画面标志着中国航母舰载机力量迎来了重大飞跃,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海军迈向深蓝的坚定步伐和强大实力。 歼-35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舰载战斗机,采用了先进的气动、结构与隐身一体化设计。其菱形机头与锯齿状舱盖设计,配合纳米晶体吸波涂层金牛股,使得正面雷达反射面积仅0.01平方米,隐身性能卓越,在现役战斗机中位居世界前列。歼-35搭载两台涡扇-19矢量发动机,单台推力12吨,强大的动力赋予了它接近两马赫的极速与超音速巡航潜力,作战半径可覆盖“第一岛链”。内置弹舱可挂载6枚射程200公里的霹雳15E远程空空导弹,外挂模式下载弹量达8吨,还能兼容鹰击-21反舰导弹与精确制导炸弹,具备强大的制空和对海、对地打击能力。
歼-15T则是在歼15基础上研发的一款重型舰载战斗机,是航母编队的核心武器装备之一。它采用三翼面气动布局,优化提升了航电系统、武器系统,改进了起落架装置和机体结构。歼-15T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,探测距离超300公里,可跟踪20个目标,并引导射程200公里的霹雳15空空导弹。前起落架经过强化设计,支持8吨载弹量满负荷起飞,作战半径提升至1500公里,较滑跃起飞机型增加30%,动力系统搭载涡扇10B改进型发动机,单台推力14.5吨,最大起飞重量33吨,航程3500公里,综合作战能力十分强大。
此次歼-35与歼-15T飞行编队的亮相意义深远。从战术层面看,两款战机形成了完美的高低搭配。在夺取制空权阶段,歼-35凭借其隐身优势,能够率先突破敌方的防空体系,对敌方关键目标进行打击,为后续作战创造有利条件;而在取得制空权后,歼-15T凭借其强大的载弹量和作战半径,可以对敌方目标进行持续、高强度的攻击,实现对战场局势的有效控制。从战略层面讲,这标志着中国航母舰载机体系更加完善,大大提升了中国海军航母编队的整体作战能力,增强了我国在远海区域的军事威慑力和战略影响力。 随着福建舰海试的稳步推进,未来歼-35与歼-15T有望共同登上福建舰,与空警600预警机、歼15D电子战机等共同组成强大的航母战斗群。届时,中国海军的制空半径将进一步拓展,真正具备在远海大洋与世界强国海军一较高下的实力,为维护国家主权、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保障,中国航母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。
配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